2019年12月25日 星期三

《台北家族,違章女生》



  喜歡這本書。
  女生、外姓、單親、同志,身份與社會常規錯落。身為男性、雙親,異性戀,我們總是站在局外,看著社會佇立的鐵烙,怎麼深印下一道道的痕。於是我們看到了既定想像之外的痛,而作者以詼諧的語氣敘述,於是笑了,只是笑聲後面擁著的,是悲傷。
  失落的父親到哪裡去了?作者在第二輯解答了,她說,他外遇了。於是說起父親的總總,嗨,藉由書寫和解,畢竟他不在了。或許早就和解了,在父親臥病於床,無人探問,而生滿褥瘡時。那不只是父親了,更多的是人,陌生又親近的個體。還有母親,拉拔作者成人的母親無所不在,即使在沒有她的段落也是。
  然後,作者寫起了其他作品,這是自我的養成與建立。是愛吧,沒錯。青春就是把自己困在與其他作品的關係當中,可能是書,可能是戲劇,藉由他者認識自己的總總事物。作為讀者,不甚喜歡這章的原因是自溺了,散文首戒自溺,但實在難以跳脫。人家都把自己掏出來了,讀者,噢,應該說是我,想逃了。
  如果這是最後一章可能就草草結束了。不過與自己的對話之後,接下來就是與其他人的對話了,有家人,有貓,有故鄉。嘿,你好呀。作者在眼前擺著手,露出屬於自己的笑容。
喜歡這本書,大部份吧。散文體變化多端,不外為怎麼於常事中提鍊新意、觀察以及重置。而李屏瑤的影子,散落在萬花筒般的鬼靈精怪中,起承轉合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